重日:即月份与日期相同。
比如:一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十月十的十成节等,这些都是“重日节日”。
在秦汉及其秦汉以前,这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扩展资料:
部分重日介绍:
1,一月初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因此,二月二也叫“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
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3,三月三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中国有很多民族都有三月三的民俗,而且道教在三月三这一天也会举行相应的仪式来庆祝。
在三月三这一天,大家载歌载舞举行着各种欢庆仪式,通过这种形式来传播艺术,进行文化交流。
4,五月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